欢迎来到免费起名网!

普姓的来源及姓普的历史名人有哪些_普姓的来源及姓普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热门资讯 时间:2015-03-12

【www.gnhwg.com--热门资讯】

普姓的来源及姓普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核心提示:普姓是罕见姓氏(即总人口数在1.2万到12万的姓氏),当今分布北京、天津武清、河北尚义、山东鱼台、平邑、湖北老河口、云南陇川、泸水、河口、邱北、石林、韩城等地。另外,河南周口、山西垣曲县也有普姓存在。汉、藏、彝、侗等民族有此姓。

普姓的来源,姓普的名人,普姓
普姓的来源及姓普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一、 姓氏起源

源于鲜卑族,出自古代鲜卑族拓跋氏,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南北朝时期,北魏献文帝拓跋弘,即北魏政权的第六位皇帝显祖献文皇帝,把北魏王朝拓跋氏皇族分为七个部分,以七个兄弟分别统率之。其中,北魏献帝的第二个哥哥原名为拓跋·普乃,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其名为姓氏者,称普乃氏,其后分衍有普屯氏、普周氏、普六茹氏等。在北魏孝文帝实施汉化政策后,普乃氏、普屯氏、普周氏等,有省文汉化为单姓普氏者,亦有改为周氏者。

在史籍《魏书·官氏志》中记载:“献帝以兄为纥骨氏,后改为胡氏。次兄为普氏,后改为周氏。”后来北周、隋朝时期著名的的上柱国周摇(普乃·摇、车非·摇),就是北魏献文帝次兄拓跋·普乃的普乃氏后代,其后再次衍派了一支普氏,世代相传至今。

二、分布地区

普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四百三十六位,多以河南、太原、溧阳、通海为郡望。

河南统计
河南省沈丘、平舆、鹿邑三县及新乡市普姓达数万人以上,其中沈丘普姓绵延数村镇,或为近万。
平舆普姓共有一个普庄(1000多人),多个分布普姓的街道和村寨。据老人们的说法及人口调查研究,大概清代乾隆末期至嘉庆初年,普家先人携数子孙自今周口市沈丘县南下,经项城,折汝南府,安定在今平舆县,至今传家九代(有“文”字等辈),数个地点共分布一千多人。其中一支普姓有代表人物在县委县政府任职,亦有其胞弟中国农业大学普书贞教授等。
沈丘普姓建有祖庙,尝有祭祖大典活动,多有平舆普姓寻根问祖。沈丘普姓人口众多,繁衍鼎盛,历史久远,已不可寻。据其中一支普姓介绍,清末民初自安徽迁入部分,其他族亲亦不可查。沈丘普姓概数千之众,为中原以降之最,与云南彝族普氏南北遥望,至亲感应。
鹿邑县,为河南省直属,亦有普姓近4000人。
新乡市有普姓村落,有普家人证实,概400多人,存清代祖碑数方。
以上为河南普姓大部统计,概有15000人左右。

湖北统计
湖北应城市长江埠有两个普姓村庄,有大普村和贾普村,有普姓人口一千人以上,这个基本上是湖北普姓人口比较集中的地方,并有代表人物在世界名人榜。

广东统计
潮汕在潮州湘桥区有数户普姓。
今北京市,天津市的武清县,河北省的张家口市尚义县,山东省的济宁市鱼台县、临沂市平邑县、沂水县,湖北省的武汉市、老河口市、应城市,云南省的玉溪市、昭通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泸水市、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路南县、临沧市镇康县、弥勒县、峨山彝族自治县、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禄丰县、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建水县、河口县、邱北县、石屏县、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广东省的汕头市潮州湘桥区,贵州省的遵义市,江苏省的南京市、无锡市、常州市溧阳市,河南省的郑州市、新乡市、兰考市、驻马店市新蔡县、周口市鹿邑县、沈丘县,陕西省的韩城市,安徽省的马鞍山市,甘肃省的山丹县,福建省的福州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柳州市,台湾省的新竹县等地,均有普氏族人分布。

三、历史名人

普朝柱

普朝柱(1929-2002)男,1929年8月生,中共党员,云南黎县(今华宁)人。原云南省委书记。
1947年参加民主青年同盟。次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高中文化。1947年9月在昆明长城中学学习时参加民主青年同盟,任学生会主席。1948年3月受党组织派遣下乡发动“反三征”,组织华宁地下党,任1区党领导小组成员、华溪区委书记。1949年9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护士11团党委委员兼2营教导员。1950年1月任云南省华宁县政府主席、副县长,云南省呈贡县副县长(1951年-1952年在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习)。1952年1月任云南省玉溪土改工作队组长,玉溪地区税务局局长。1953年6月任中共云南省新平县委副书记、县长。1957年9月任中共云南省玉溪地委财贸部副部长、部长。1960年6月任中共玉溪地委委员、新平县委书记。1965年3月任中共玉溪地委委员、玉溪专署财办副主任。1968年2月-1972年“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下放“五七”干校劳动。1972年任云南省元江县垤吓大队工作组组长。1975年1月任玉溪地区财办副主任。1979年9月任中共玉溪地委副书记,玉溪行署专员,中共玉溪地委书记。1983年2月任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1985年7月-1995年8月任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8、9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共第12届(1985年9月中共全国代表会议增选)-14届中央委员。2002年6月14日在北京逝世。

普发兴

电影《村官普发兴》
男,汉族,1936年4月生,1960年入党,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下庄镇下庄村人,1987年担任下庄村党支部书记,2007年3月28日因积劳成疾,逝于任上,终年71岁。在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村经济总收入由247万元增加657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60元提高到3410元,集体固定资产由0.5万元扩大到525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可达50多万元。下庄村党支部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村”,被评为“五个好”村党支部。他个人先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村官等。逝世后,中共云南省委追授他“云南省优秀村党支部书记”荣誉称号,并授予“云岭先锋奖章”。担任云南省祥云县下庄镇下庄村原党支部书记,他20年如一日,脚踏实地,勤奋工作,公而忘私,服务百姓,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下庄村经济总收入从1986年的247万元增加到2006年的657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60元提高到3410元,村集体固定资产由0.5万元增长为525万元。下庄村从集体经济空壳村变成集体经济年收入50多万元的富裕村。2007年3月28日,普发兴因积劳成疾,逝于任上,成为新时期涌现出的优秀基层干部的典型代表。

本文来源:http://www.gnhwg.com/news/4134.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