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免费起名网!

[隋氏名人起名]名人起名趣事 毛泽东邓小平曾用啥外号

热门资讯 时间:2019-11-08

【www.gnhwg.com--热门资讯】

  古往今来中国名人有很多关于绰号的奇闻异事,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历史名人各自都有着什么样的绰号,绰号背后又有着怎么样的故事......绰号有自己所起和他人命名两种形式,一般而言,自己所起,褒贬有意、蕴涵丰富;他人所命,嬉笑怒骂、诙谐幽默。从古至今,许多名人都有一个有趣的绰号,而绰号也使名人更富个性化特征和人文情怀。

  毛泽东巧用姓名起绰号:漂亮舞伴咋成“孟夫子”?

  毛泽东小时候有一个特殊的小名,也可以说是绰号,叫“石三伢子”,意思是石头三娃子,这是他的外祖母给他起的。为什么要给他起这么一个绰号呢?那是因为毛泽东的母亲前面生的两个孩子都夭折了。毛泽东出生后,外祖母怕再有闪失,便按当地给孩子取贱名易养活的风俗,带他去拜一块大石头,这块石头位于后山龙潭沱边,是一块高二丈八尺的巨石,外祖母希望毛泽东能像石头一样健壮刚强,就给他起了这么一个石头娃子的小名,并拜这块石头为“干娘”。1959年,毛泽东回韶山时,曾设宴招待亲友,在席上,毛泽东风趣地说:“今天该请的都请了,就差一位长辈没来。”客人问是谁,他笑呵呵地说:“就是我那‘石干娘’呀!”

  毛泽东很喜欢他这个“石三伢子”的绰号,常常和人谈起它,还曾用它做过化名。1923年9月28日,他在写给林伯渠的信中说:“此信托人寄上,因检查极厉害,来信请写毛石三,莫写毛泽东。”

  毛泽东知识渊博、才思敏捷,谈吐幽默风趣,爱开玩笑,尤喜用人的姓名开玩笑,有时还巧用姓名给人起个绰号,并借绰号引经据典、说古道今,既活跃了气氛,使人感到亲切,又给人以深刻的教育。

  1957年,《新民晚报》总编赵超构有几篇文章写得不太好。后来毛泽东去上海的时候想找他谈谈,赵超构去的时候,心情颇为紧张,可一见面,毛泽东却诙谐地招呼道:“宋高宗的哥哥来了!”屋里的人听了都笑了起来,赵超构的心情也放松了。原来,宋高宗的名字叫赵构,而这位总编叫赵超构,超过了赵构,所以,毛泽东戏称他为“宋高宗的哥哥”,既贴切又幽默。后来,这个绰号在单位传开了。

  也是1957年,毛泽东在他的住处召见新闻界人士。其间,有人谈到印报纸的纸张短缺,毛泽东说:“这个问题好解决,有关部门当然也有他们的困难,我不具体了解。”正在这时,文化部副部长钱俊瑞进来了,毛泽东见到他,随即风趣地说:“钱武穆王的后人来了,这个问题请他给你们解决。”


毛泽东巧用姓名起绰号

  钱武穆王即钱镠,五代十国时期是越国的国王。钱俊瑞是江苏无锡人,无锡古时正是越国的属地,他又姓钱,所以,毛泽东以“钱武穆王后人”的绰号称呼他。

  毛泽东还给水产部长许德珩起过一个“海龙王”的绰号。有一次开会,毛泽东见许德珩走进来,便打趣地说:“海龙王来了。”这幽默的逗趣,顿时使会场活跃了起来。水产部长管水产,当时国内的水产大多来自海中,所以称他为“海龙王”是再贴切不过的了。

  毛泽东还常常给身边的工作人员起绰号。50年代,毛泽东为提高身边警卫战士的文化知识水平,组织他们参加学习。一天,服务员在院里打扫卫生,毛泽东说:“你们去学习吧,不要扫了。”服务员说:“不扫怎么行,会生蚊子的。”毛泽东说:“有几只蚊子怕什么?”服务员说:“怕有了细菌。”毛泽东说:“哪里没有细菌啊!任何地方都有细菌。”这时正好护士长吴旭君在场,毛泽东指着她说:“只有她没有细菌,她叫‘无细菌’。”毛泽东巧妙地借用吴旭君的谐音,起了个绰号,说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逗得大家都笑了。

  有一次,空政文工团的一名新学员孟锦云到中南海春藕斋陪毛泽东跳舞。毛泽东问她:“你是新来的?”孟锦云回答:“我第一次来。”毛泽东微笑着说:“怪不得没见过你,小同志,叫什么名字?”孟锦云回答了自己的名字。毛泽东听了,笑着说:“噢,孟锦云,跟孟夫子同姓,这个名字好听,锦上添云比锦上添花还美呢。”接着,毛泽东便风趣地喊她“孟夫子”。后来,孟锦云留在毛泽东身边做了护士。毛泽东在喊她时,常常用“孟夫子”这个绰号,孟锦云听了感到很亲切。

  还有一次,毛泽东在舞会上碰到一位湖南籍的小演员,这位小演员用家乡话问候毛泽东,毛泽东听到亲切的乡音,格外高兴,笑着叫她:“湖南细妹子!”接着又问她叫什么名字,小演员回答说:“我叫王淑达。”毛泽东听了,望着这位小老乡,风趣地说:“王淑达,王苏打,苏打,苏打饼干。”还说,“苏打是个好东西,苏打就是纯碱,重要的化工原料。”说完又连声喊了两声“苏打饼干”。小演员听了毛泽东给自己起的绰号,感到很幸福。后来,她干脆将自己的名字由王淑达改为王苏达了。

  邓小平绰号“油印博士” 蒋经国赞其口才称其“小钢炮”

  邓小平早年在法国和苏联留学时,是一个很活跃的人物,在同学中威信很高,同学们都很喜欢他,他的好几个绰号就是那时的同学给他起的。

  邓小平在法国留学的时候,还不到18岁,那时留学是半工半读,一边劳动,一边学习,同时参加革命活动。邓小平干活不怕累,学习很刻苦,平时爱说爱笑爱活动,一刻也停不住。和他当年一起学习的一位同学后来回忆他当时的情况时说:“他是一个18岁的四川男孩,小个子,很结实,不停地活动和开玩笑。”当时聂荣臻也在法国留学,非常喜欢邓小平开朗活泼的性格,两人关系很密切。后来,聂荣臻把邓小平介绍给了周恩来,介绍时,聂荣臻说:“我给你介绍一位‘欢喜豆’。此人姓邓名希贤,是我的小老乡,天生是个乐观派,喜欢笑,喜欢逗乐,天生的喜剧材料。”从此,邓小平有了一个“欢喜豆”的绰号。

  邓小平和周恩来认识之后,很快便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当时在法国的党组织创办了一份中央机关刊物《赤光》,周恩来和邓小平都是该刊物的重要负责人。当时这份刊物主要是通过手刻蜡板和用手滚动的油印机印刷出来的,邓小平当时负责大量的具体工作,大部分材料是他油印出来的,所以,同事们便给他起了一个“油印博士”的绰号。

  1926年,邓小平由法国转到苏联,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在中山大学,邓小平因其圆圆的面庞、结实的身材、开朗的性格和极善辩论的口才,被同学们称为“小钢炮”。

  邓小平性格爽朗、活泼好动、爱说爱笑,富有组织才能和表达才能,在同学中很有威信,被大家推选为共产主义青年团小组长。当时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也在中山大学,与邓小平同在一个团小组。蒋经国当时思想很进步,也很活跃,对邓小平的才干很欣赏,两人经常在一起交谈、活动,邓小平经常给蒋经国主编的墙报写稿。邓小平在与人辩论时,蒋经国也常常为之呐喊助威。有一次,邓小平与几个国民党右派学生辩论,蒋经国仍然站在邓小平一边,并高喊:“小钢炮开炮!”事后,这几位同学质问蒋经国:“你到底是吃国民党的饭,还是吃共产党的饭?”蒋经国巧妙地回答:“我现在吃苏联的饭。”

  朱德自称“伙夫头” 遭诬”黑司令“毛泽东正名

  朱德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素有“红军之父”之称。

  朱德“红军之父”雅号,最早诉之文字,是美国女作家史沫特莱对朱德的记述。她在文中写道:“他有50多岁了,相貌和蔼可亲,额角布满皱纹。他看起来确像红军之父。他满面春风,连连对我说欢迎,并向我伸出了双手,我用双臂抱住他的脖子,在他的脸颊左右亲了一下。”从那之后,朱德“红军之父”这一雅号,不仅传遍了中国,还传向了世界。

  朱德在党内和军中威望很高,一直是军中的主要领导,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曾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长、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指挥。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所以,人们一直亲切地尊称他为“总司令”、“朱总司令”。这一尊称还写进歌词进行歌唱,著名的民歌《绣金匾》就有 “二绣总司令,革命的老英雄”的句子。文化大革命时,朱德受到冲击,造反派诬蔑他是“黑司令”,反对毛泽东。后来,毛泽东在一次军委扩大会议上,专门提到此事,说: “我是朱身上的毛,朱不能没有毛,毛不能没有朱。”并再次称朱德是“红司令”。

  朱德还有一个绰号叫“游击博士”。朱德英勇善战,作战时很重视战略战术,尤其对游击战术深有研究,著名的游击战术十六字令:“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就是根据朱德的战术制定的。有一次,八路军的参谋们在一起讨论战略战术,大家讨论得很热烈,朱德认真地听着,接着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打仗决不能照搬外国的军事理论,必须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要适应中国的地域、历史、风俗、人情。根据几十年的战斗经验,游击战最适应我们。朱德说:“我们为什么不运用游击战术呢?世界上只有我们才可以称为游击博士。”参谋们对朱德的论述深感敬佩,认为朱德是一位真正的“游击博士”。朱德不仅对游击战术的理论深有研究,而且运用得非常成功,这也成了他在战场上能绝地逢生、逢凶化吉的重要秘诀。所以,有人称赞他说:“朱德不是从表面而是从实质上真正懂得什么是游击战。”不愧是一位真正的“游击博士”。

本文来源:http://www.gnhwg.com/news/38639.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