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免费起名网!

【汤姓起源简介】汤姓起源来源详解

热门资讯 时间:2019-11-08

【www.gnhwg.com--热门资讯】

汤姓,传说汤姓来自商汤。另一说汤姓来自青藏高原上的一个由一位汤古氏建立的古国。历史上还有记载的有20多个其他姓氏后来改姓汤姓的,如隋朝时因为隋朝皇帝姓杨而忌讳杨姓,因此有许多人改姓汤姓。这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改姓为汤姓的过程。此外还有唐朝时唐姓改为汤姓的。你们对汤姓有多少了解呢?下面为您提供精心整理的汤姓起源,汤姓的来源。

汤姓起源



汤氏起源①
  系出子姓,始祖成汤,以谥号为氏。成汤,帝喾之子契十四世孙,姓子,名履,又名天乙。灭夏建商后,定都毫。死后谥成汤。其子孙中有一支以谥号命氏,成为汤氏。   汤氏起源②   出自子姓,商末宋国君偃之后,因避祸所改。《史记·殷本纪》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公平定武庚反叛后,把商旧都周围分封给商纣王庶兄微子启,建立宋国。传至偃,自立为王,偃之弟曰昌,昌生隆,改姓子,后因秦始皇焚书坑儒,畏祸改子姓为汤姓。   汤氏起源③   出自改姓及少数民族。据《万姓统谱》载,春秋时宋国有荡姓,后去草头成汤姓;宋代有汤悦,本姓殷,建隆初避宣庙讳改姓汤;满、侗、蒙、土等民族均有汤姓。
因汤姓系承于商汤,故汤姓最早的发祥地应该是今河南省境。商朝自商汤至纣王亡国,其国都先后有7次迁徙,即商汤时建都毫(今河南商丘县北);至仲丁时,迁都于嚣(今河南荥泽县西南);河禀甲时,迁都于相(今河南安阳县西);祖乙初时,迁都于耿(今山西河津县南);后再迁都于邢(今河北邢县);至盘庚,建都于殷(今河南偃师县西),改国号殷,称为殷商;到武乙时,再迁都到朝歌(今河南淇县东北),直到纣亡。因此汤氏再商代就遍布于全国各地,但至秦汉之际,汤姓却主要以古时的中山河范阳两郡所辖之境为其繁衍中心。所以现在全国各地的汤姓人家,应该大多来自此地。汉文帝时,汤隆的玄孙汤得新自开封迁至晋陵(今江苏常州),其子汤璋又徙居交趾(治所再今越南河内市西北)。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衔命入闽开辟漳州,有汤姓将佐自光州固始(今属河南)随从前往,在福建定居。宋代,汤氏主要漫衍于今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南、福建、四川等省。宋时有秋浦(今安徽贵池)人殷崇义因避宋太祖赵匡胤之父赵弘殷得名讳,改姓名为汤悦。明代,汤氏有迁入今广东、广西者。从清康熙时开始,广东汤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以后再尤台湾迁巴西、日本、毛里求斯、印尼、新加坡、泰国、帝汶、澳洲等地。汤姓历史名人历史名人
汤显祖:明朝戏曲家、文学家。因惹恼权贵,被劾归里。之后居家二十余年,精心研究词曲,专事著述,写成《紫钗记》、《还魂记》(即《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世称摿俅ㄋ拿螖。
汤和:明代初年开国元勋。因随朱元璋出生入死,屡立战功,被授封信国公。明太祖朱元璋谋解诸将领兵权时,首先上书归返故里
 

汤姓的来源之迁徒分布



一、姓氏源流
    汤(Tāng 湯)姓源出有四:     1、出自子姓,为黄帝后裔夏朝未商汤之后,以祖字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汤氏其得姓始祖为成汤。夏朝末年,居住在黄河下游的商落首领名契,本是黄帝曾孙帝喾之子,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封于商(今河南省商丘南),赐姓子氏。契传十四世至履,正值夏朝未代夏王桀统治时期。履字汤,又称成汤,尊称帝乙,他即位后爱护民众,施行仁政,深受人民拥护,周围一些小国也慕名前来归附,因之势力迅速扩大。而夏桀残暴无道,国内日趋动荡不安,诸侯们也不听从他的号令。成汤见其形势,顺从民意,不断积聚力量,开始有计划地讨伐夏桀。他先灭掉了商附近的夏的属国葛,接着经过十一次的出征,灭掉了夏的三个重要的同盟国韦、顾、昆吾,成为当时强国。随后一举灭夏,把夏桀放逐到南巢,这样,履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朝。成汤的子孙中,有的以他的字“汤”为姓氏,就是汤氏。     2、出自春秋时宋国有荡姓,后简改为汤氏。据《万姓统谱》载,春秋时宋国有荡姓,后去草头成汤姓。     3、出自子姓,为商末宋国君主偃之后,因避祸改为汤氏。据《史记·殷本纪》载,周初,公元前11世纪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把商的旧都周围地区分封给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建立宋国,建都商丘,有今河南省东部和山东、江苏、安徽省间地。传至未代君主偃,于公元前286年被齐、魏、楚联合攻灭,子孙大多以国名为氏,姓宋。偃的弟弟昌之子隆,改子姓,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畏祸,又改子姓为汤姓。     4、出自改姓及他族中有汤姓:     ① 宋代有汤悦,本姓殷,建隆初避宣庙讳改姓汤。     ② 另满、侗、蒙、土等族均有汤姓。     得姓始祖:商汤。商汤是夏朝末年商部落首领,又称成汤,任夏朝方伯一职,专管征伐之事。时夏朝末代国君桀,残暴无道,国内日趋动荡不安,商汤于是有意取而代之。他首先与另一强大部落有莘氏结盟,娶其族女为妻,任用贤人伊尹辅佐自己,爱护百姓,施行仁政,深得民众拥护,以致于周围诸多小国家也慕名归附,势力迅速强大起来,后终于一举灭夏,把夏桀放逐到南巢(今安徽省巢县西南),建商朝,都亳(今河南省商丘)。其子孙后代为纪念这位开国君主,遂以其名讳为氏,称为汤姓,商汤由此被奉为汤姓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汤姓系承于商汤,故汤姓最早发源地当是今河南省境。由于商朝历经七次迁都,故商代汤姓已遍河南、山西、河北及周围一带中原地区。秦汉时期,汤姓尤以河北一带繁衍最旺,故在汤姓的发展史上有中山郡及范阳郡两大郡望。此期亦有汤姓南迁于交趾(今越南河内西北),史载,汉武帝时,南越归顺,武帝派汤璋于交趾,职刺史。魏晋南北朝时,北方军阀混战,中原时有烽火,汤姓遂大举南迁,主要向东、南两个方向避乱。唐末五代时,从黄巢起义始,中原汤姓再度南迁,其路线大致由河南到湖南、江苏、浙江等地。上述诸多次南迁使得源于北方的汤姓遂成为南方姓氏。宋代以前,汤姓名人零星见于史册,宋代以后,大批汤姓名人涌现,且多出于东南一带的江苏、江西、安徽、浙江、湖南等省境,可见,后世汤姓是称盛于这些地区的。宋代汤姓有宰相汤悦和汤思,出安徽、浙江二地,族人因此显赫,成当地名门望族。明代有开国功臣汤和,出安徽凤阳,死后追封东瓯王。另洪武、永乐年间,汤姓作为大槐树移民姓氏之一,分迁于河北、河南、山东、江苏、陕西、湖北等地。清康熙年间,广东汤姓陆续有人入居台湾,进而徙东南亚一带。今日汤姓尤以福建、湖南、江苏、湖北等省居多,上述四省汤姓约占全国汉族汤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六。汤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九十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九。

因汤姓系承于商汤,故汤姓最早的发祥地应该是今河南省境。

商朝自商汤至纣王亡国,其国都先后有7次迁徙,即商汤时定都毫(今河南商丘县北);至仲丁时,迁都于嚣(今河南荥泽县西南);河禀甲时,迁都于相(今河南安阳县西);祖乙初时,迁都于耿(今山西河津县南);后再迁都于邢(今河北邢县);至盘庚,定都于殷(今河南偃师县西),改国号殷,称为殷商;到武乙时,再迁都到朝歌(今河南淇县东北),直到纣亡。因此汤氏再商代就遍布于全国各地,

至秦汉之际,汤姓却主要以古时的中山河范阳两郡所辖之境为其繁衍中心。所以现在全国各地的汤姓人家,应该大多来自此地。

汉文帝时,汤隆的玄孙汤得新自开封迁至晋陵(今江苏常州),其子汤璋又徙居交趾(治所再今越南河内市西北)。

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开辟漳州,有汤姓将佐自光州固始(今属河南)随从前往,在福建定居。

宋代,汤氏主要分布于今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南、福建、四川等省。宋时有秋浦(今安徽贵池)人殷崇义因避宋太祖赵匡胤之父赵弘殷得名讳,改姓名为汤悦。

明代,汤氏有迁入今广东、广西者。

从清康熙时开始,广东汤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以后再尤台湾迁巴西、日本、毛里求斯、印尼、新加坡、泰国、帝汶、澳洲等地。

今日:汤姓尤以福建、湖南、江苏、湖北等省居多,上述四省汤姓约占全国汉族汤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六。汤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九。

汤姓起源之郡望堂号



汤姓起源
汤氏系出子姓有二,其始祖均为成汤。 成汤,帝喾(传说中古代部族首领)之子契的14世孙,姓子,名履,又名天乙。他在夏朝末年一举成为商族的首领,由于恋慕黎民,施行仁政,深得民众得拥护,以至于四周的一些小国也前来慕名归附,其势力便迅速强大起来。他本居于毫,是夏朝的方伯,专管征伐之事。夏末时,帝桀为君,凶恶无道,国内日趋动荡担心,他见其形势,便孕育产生了代夏的雄心。于是开始实行灭夏的计划。他先灭掉了商四周的一小国葛国,接着不久,经过11次的出征,灭掉了夏王朝的三个重要同盟国家豕韦、顾、昆吾,之后再一举灭夏,把夏桀充军到南巢,这样,履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棗商朝,建都于毫。由于他能够,死后被谥为成汤。其后子孙中有一支以谥号命氏,成为汤氏。是为河南汤氏。 公元前11世纪周刚正定武庚的反叛后,把商的旧都四周地区分封给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建立宋国。传至偃,自立为王,偃之弟曰昌,昌生隆,改姓子,后因秦始皇焚书坑儒,畏祸及,于是又改子姓为汤姓。 汤姓郡望堂号堂号 脭:都是由于明朝汤显祖命名的。汤显祖是临川人,所以叫摿俅ㄌ脭。他的书房叫撚褴脭,又被族人做了汤氏的堂号。他在朝做吏部主事,性格直爽看到天子不接纳忠臣的谏议,还往往把提意见的人治罪,,于是决定冒死奏本向天子提抗议,于是被罢了官。他回到家里,一方面继续奏本抗议,一方面编写剧本,著有《玉茗堂集》。 郡望 中山郡:汉高帝置郡,景帝改为国,治卢奴(今河北定县)。 范阳郡:三国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改涿郡置郡。治所在涿县(今河北涿县)。 汤姓家乘谱牒汤姓迁徙漫衍迁徙漫衍 因汤姓系承于商汤,故汤姓最早的发祥地应该是今河南省境。商朝自商汤至纣王亡国,其国都先后有7次迁徙,即商汤时建都毫(今河南商丘县北);至仲丁时,迁都于嚣(今河南荥泽县西南);河禀甲时,迁都于相(今河南安阳县西);祖乙初时,迁都于耿(今山西河津县南);后再迁都于邢(今河北邢县);至盘庚,建都于殷(今河南偃师县西),改国号殷,称为殷商;到武乙时,再迁都到朝歌(今河南淇县东北),直到纣亡。因此汤氏再商代就遍布于全国各地,但至秦汉之际,汤姓却主要以古时的中山河范阳两郡所辖之境为其繁衍中心。所以现在全国各地的汤姓人家,应该大多来自此地。汉文帝时,汤隆的玄孙汤得新自开封迁至晋陵(今江苏常州),其子汤璋又徙居交趾(治所再今越南河内市西北)。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衔命入闽开辟漳州,有汤姓将佐自光州固始(今属河南)随从前往,在福建定居。宋代,汤氏主要漫衍于今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南、福建、四川等省。宋时有秋浦(今安徽贵池)人殷崇义因避宋太祖赵匡胤之父赵弘殷得名讳,改姓名为汤悦。明代,汤氏有迁入今广东、广西者。从清康熙时开始,广东汤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以后再尤台湾迁巴西、日本、毛里求斯、印尼、新加坡、泰国、帝汶、澳洲等地。汤姓历史名人历史名人 汤显祖:明朝戏曲家、文学家。因惹恼权贵,被劾归里。之后居家二十余年,精心研究词曲,专事著述,写成《紫钗记》、《还魂记》(即《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世称摿俅ㄋ拿螖。 汤和:明代初年开国元勋。因随朱元璋出生入死,屡立战功,被授封信国公。明太祖朱元璋谋解诸将领兵权时,首先上书归返故里。 汤贻汾:清代著名画家。擅画山水,笔致秀逸,兼工草书和诗,与戴熙并称撎来鲾。 汤厘:元代办论家。精通古代文物和字画鉴赏,著有《画鉴》1卷。 汤世澍:清代诗字画家。国子监生,写生鲜丽,为晚世江南赋色家一大宗。书学米芾。 汤克宽:明朝抗倭名将。曾屡败倭寇于温州、奉化、宁海、宝山、苏州、松江、海丰,后为广东总兵。 汤天池:铁画家(铁画是用铁铸成线条,再焊接而成的一种美术作品。主要是鉴戒国画的水墨、章法、结构,线条简明有力,苍劲古朴)。相传,他受邻居萧云从的影响比较大,是铁画的首创人。

汤姓的家谱



汤姓系承于商汤,故汤姓最早发源地当是今河南境内。由于商朝历经七次迁都,故商代汤姓已遍河南、山西、河北及周围一带中原地区。秦汉时期,汤姓尤以河北一带繁衍最旺,故在汤姓的发展史上有中山郡及范阳郡两大郡望。此期亦有汤姓南迁于交趾(今越南河内西北),史载,汉武帝时,南越归顺,武帝派汤璋于交趾,职刺史。魏晋南北朝时,北方军阀混战,中原时有烽火,汤姓遂大举南迁,主要向东、南两个方向避乱。

江苏南京茶坊汤氏宗谱三卷,(清)汤利恒、汤穹兴等纂修,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8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苏州汤氏家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市图书馆、江苏省图书馆、江苏省苏州市博物馆。

江苏常州汤氏四修宗谱八卷,始修于清康熙间,(清)汤全编辑,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怀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南开大学图书馆。

江苏武进汤氏家乘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汤贻汾等修,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武进东载汤氏宗谱十二卷,(清)汤文杰主修,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武进毗陵汤氏重修分谱八卷,始修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清)汤天狗、汤于全修,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怀德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省苏州市图书馆。

江苏武进孟河汤氏重修宗谱十四卷,(清)汤芝杨等修,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武进毗陵汤氏宗谱八卷,首一卷,(民国)袁复堂等修,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奕恩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溧阳城南汤氏宗谱八卷,(清)汤裕汶、汤仰发续修,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江苏无锡梁溪汤氏宗谱,(清)汤鹏举等修,清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江阴暨阳汤氏宗谱三十六卷,附家藏集选四卷,(清)汤琴青主修,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1年)留余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江阴暨阳汤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清)沈恒青等纂修,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留余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江阴暨阳全堂汤氏宗谱,(民国)汤献廷主修,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光裕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江苏宜兴襄王汤氏宗谱,首一卷、末四卷,(清)汤载庚等修,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报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六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萧山孝汤氏家谱,(清)汤克敬修,毛观龄纂,清雍正间稿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

浙江萧山夏孝汤氏家谱,(清)汤金钊等撰,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萧山夏孝汤氏家谱,(清)汤金钊等修,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萧山夏孝汤氏家谱十卷,(民国)汤聘之等修,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良善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鄞县四明章溪汤氏宗谱六卷,(清)俞士磷、汤志合等纂修,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三和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县四明章溪汤氏宗谱四卷,(民国)汤忠圣、汤云泰等纂修,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三和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省象山丹城汤氏宗谱一卷,(民国)史翰章童修,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象山县文物管理局。

浙江省兰溪汤氏宗谱十二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赤溪乡上汤村。

浙江省遂昌汤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遂昌县禁源乡下村

安徽桐城皖寿贲汤氏宗谱存三十二卷,(清)汤敦善等纂修,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敦厚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八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安徽桐城汤氏宗谱十二卷,(清)汤志忠等纂修,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掬星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南京大学图书馆。

安徽桐城汤氏宗谱十八卷,(民国)汤仲伊纂,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辽宁省大连市图书馆。

江西萍乡东桥汤氏三修族谱,(民国)汤增璧纂,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江西临川酉塘汤氏重修族谱,(清)汤云峰于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初修,(清)汤阜珍重纂,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临川六都西塘汤氏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重庆市图书馆。

江西临川六都西塘汤氏三修族谱,(清)汤云峰在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初修,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重修,(民国)汤诞敷修纂,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重庆市图书馆。

河南睢州汤氏家谱七卷,(清)汤沆于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首次整理,(民国)汤善萃续修,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汤氏铅印本河南省图书馆。

湖南三湘汤氏七修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紫林双桂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仅存第二卷)。

湖南三湘汤氏七修族谱二十一卷,首一卷,(清)汤期鹃、汤臣簧纂修,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一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湖南宁乡麻山汤氏五修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双桂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仅存一册)。注:记事至清乾隆四十九年。

湖南宁乡麻山汤氏六修族谱,著者待考,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双桂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宁乡麻山汤氏六修族谱八卷,(明)汤茂于明嘉靖二十四年始修,(清)汤期瑛、汤子云等纂修,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双桂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湖南宁乡兜潭汤氏五修族谱十一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三年(公元1879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潭大山汤氏六修族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汤昌镇纂修,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丹桂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一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湖南湘潭大山汤氏七修族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汤期箓、汤虎臣纂修,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丹桂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七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湖南浏阳汤氏志略二卷,(清)汤煊辑,清光绪十年(公元1885年)安惠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陕西省图书馆。

湖南益阳汤氏四修族谱十七卷,首二卷、末一卷,(清)汤文鬰、汤育才纂修,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文华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市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

广东新会汤氏族谱,(清)汤晋等纂,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手写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广东中山汤氏重修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仅存第五卷)、浙江省兰溪县文物管理局。

四川成都汤氏族谱,(清)汤葆锟等修,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四川省成都市图书馆。

湖北武昌汤氏宗谱五卷,(民国)汤养亭等续修,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日新堂石印本五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注:书名页题为《家乘全书》。

福建东山汤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福建省东山县县志办公室。

汤氏重修族谱一卷,(明)汤敬吾纂修、汤合昌修,明崇祯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南京大学图书馆。

汤氏重修家乘十四卷,首一卷,(清)汤成烈修,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汤氏续修宗谱二十七卷,(清)汤蓉镜等修,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六和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册。现被收藏在四川图

汤氏重修家乘,(清)汤文求纂修,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7年)忠义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汤氏重修家乘,(清)汤文求纂修,民国年间忠义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汤氏续修宗谱二十六卷,首一卷,(清)汤成基增辑,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汤氏家乘,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汤姓起源之男孩起名



汤恩阳 汤雨涵 汤海帆 汤厚博 汤文辰 汤谚西 汤庆轩 汤舒检 汤碧璇  汤浩严 汤嘉璇 汤心恬 汤涫峰 汤诺诚 汤俸荣 汤中友 汤展亦 汤容容 汤海璐 汤广昊 汤佳贝 汤予雯 汤勤俭 汤政畅 汤锐灵 汤将林 汤宝成 汤东君 汤卓远 汤世岚 汤惠洋 汤欣昕 汤学洲 汤筱晗 汤立勤 汤冠求 汤日升 汤幸馨 汤书豪 汤雨晗 汤于是 汤晨丰 汤可伟 汤华清 汤雪菡  汤运雄 汤翔虎 汤晨涛 汤欣宇 汤麟俊 汤议浚 汤煜桦 汤笨家 汤士艺  汤伯珏 汤晓磊 汤枫冕 汤安慰 汤语涵 汤羿昀 汤智凯 汤心聆 汤飞扬  汤圣琪 汤宁泫 汤鑫康 汤书吉 汤健璐 汤致榕 汤若尘 汤敏雯 汤小环  汤润涟 汤航凌 汤万树 汤子沛 汤俊巧 汤思琪 汤尘晟 汤力邓 汤劭乙  汤焯林 汤柯臻 汤琦萤 汤思阳 汤靖昊 汤泽祥 汤苏莼 汤眭雁 汤伯彦  汤旭阳 汤吉辰 汤一帆 汤彦屹 汤纪新 汤晓俪 汤淳茗 汤雨璐 汤华健  汤奕涵 汤佳灿 汤选祥 汤笑鑫 汤万通 汤紫滢 汤壹骝 汤志辉 汤宜馨

汤姓起源之女孩起名



汤红莉 汤汉蓉 汤希媛 汤张怡 汤玲瑜 汤岳娥 汤粟文 汤柏秀  汤怡为 汤钰琴 汤国艳 汤井雪 汤译婷 汤倩芝 汤慧萍 汤风玲 汤蓉欣 汤明燕 汤婷婷 汤珍瑛 汤阳艳 汤程琳 汤宝琴 汤秀悦 汤唯媛 汤嘉洁 汤源红 汤彩美 汤翰瑶 汤绍娟 汤嘉玲 汤潇琳 汤浩文 汤令娥 汤颖娟 汤凤琳 汤润婵 汤雅红 汤玲善 汤照妍 汤坤玉 汤铂文 汤小红 汤凡颖 汤维萍 汤月琴 汤悦晗 汤梅霞 汤凤瑛 汤海丽 汤莹涵 汤晓文 汤绍娟 汤娅妃 汤静媛 汤照梅  汤彦玉 汤小倩 汤静丽 汤竞妍 汤淑美 汤纪红 汤怡欣 汤娅萱  汤思燕 汤雯洁 汤婧润 汤西琴 汤至花 汤西瑶 汤伟玲 汤妹姣  汤显霞 汤雅茹 汤恒妍 汤栋文 汤香梅 汤利梅 汤立娟 汤琴琴  汤茹琪 汤丽芬 汤卫妹 汤燕玲 汤媚琳 汤琳萱 汤倩儿 汤逦花  汤欣悦 汤蔚芳 汤栋文 汤婧雯 汤萍萍 汤燕坤 汤彦艳 汤红雪  汤罕雪 汤奕琼 汤茹泠 汤秀媛 汤峦玲 汤明芳 汤兴怡 汤敏秀  汤萍苹 汤凤美 汤琴华 汤彦玲 汤洁丽 汤玲遥 汤金雪 汤海洁  汤莹菲 汤志玲 汤睿芳 汤烨颖 汤灵琳 汤三文 汤娟华 汤庆玲  汤清悦 汤振洁 汤燕粒 汤祯莉 汤江英 汤洪娥 汤百艳 汤肖英  汤菊花 汤惠玉 汤碧玉 汤静妍 汤爱颖 汤艳英 汤文玲 汤香琼  汤玉丽 汤菱芳 汤莉绚 汤莉媛 汤媛菇 汤茹菊 汤宛蓉 汤静莹  汤妙莉 汤淑洁 汤怡彤 汤晔瑶 汤逍萍 汤茹雪 汤素芳 汤锦霞  汤彬倩 汤廷丽 汤丽艳 汤泊文 汤笙悦 汤叠玲 汤思怡 汤宣洁  汤书芬 汤子嫣 汤予嫣 汤苑琼 汤羽美 汤星媛 汤玲霞 汤璐瑶  汤文红 汤慕颖 汤力娟 汤建萍 汤珍倩 汤林芳 汤容梅 汤桂芳  汤佟佳 汤磬怡 汤国英 汤俊文 汤凌洁 汤文瑛 汤丽娟 汤雪梅 免费生辰八字起名

本文来源:http://www.gnhwg.com/news/38623.html

推荐内容